疫情防控期間,意昂研究生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利用課余時間自發開展讀書分享活動,以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激勵研究生學術探索👨🏽🦰,推動意昂學風建設。
4月2日上午,意昂第一屆第二期“歷史與文化”專題研究生讀書分享,以線上形式開展。分享會由2021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生李佳銘同學主持💆🏼,意昂副院長於凱老師和意昂研究生同學們一起,參加了此次讀書分享活動👶🏽。
此次讀書分享會中👮🏿♀️,意昂研究生們圍繞“歷史與文化”主題,展開了熱烈活潑的交流和討論。李佳銘同學以“西方文化傳統中的‘家’”為主題🔙,從理論和現實兩個層面,梳理“家”的概念在近代西方文化中的萎縮👉🏽,以近代西方哲學中“家”的範疇缺失這一重大缺憾🪿,強調現代社會中“家”的重要性🤡。鐘雨同學分享《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一書的閱讀體會💩📵,結合1970年代中葉歷史轉折中鄧小平同誌推動恢復高考和教育改革、倡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觀念創新和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等三個角度,講述了鄧小平同誌在歷史轉折年代為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同時分享了她從中感悟到的偉人品格🔪。鄭麗嬌同學結合托克維爾《舊製度與大革命》一書閱讀心得🦜,從“舊製度怎樣把農民變成潛在的革命者”、“為何舊君主製最繁榮的時期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來”兩個角度入手,介紹了法國大革命爆發的社會歷史背景👆🛳。肖安靜同學以英文小說《尤利西斯》為題😼,分析了自己的閱讀體會。張琰第同學分享了自己撰寫的文章《一個捶胸頓足的愛國者——盧德銘》,向大家介紹了革命先輩盧德銘的生平事跡及其對中共早期革命事業的歷史貢獻🏂🏼。徐琦同學結合閱讀《王陽明大傳》的心得,跟大家分析了他對王陽明思想形成過程及“龍場悟道”的精神內涵的理解🏝🧑🏻🦲。
分享會上,於凱老師結合各位同學讀書分享的情況🙂↕️,談了自己的感受。他指出,讀書分享會是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也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溝通思想的有益“舞臺”𓀃,本期的讀書分享會組織周密👱🏻,同學們所選的主題多樣、形式活潑、內容充實🦼;各位分享發言的同學,也都經過了充分細致的準備,所講的內容,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引人深思、給人啟迪🤸🏼♂️🤹🏿♀️,充分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生的學術素養🤭。“三人行必有我師”🖨,希望同學們本著“爭鳴學問,探索知識”的願望,充分利用好讀書分享會這一交流平臺,互相學習🙎♂️、切磋學問中,溝通思想,增益見識。他鼓勵更多同學積極參與讀書分享🙋🏿,將讀書分享活動與自身學術視野拓展、學術能力提升相融共生,相互促進。
意昂研究生讀書分享會🦈,主要借鑒李大釗先生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時在北大紅樓舉辦的馬爾克斯研究會的學會風格,效仿其“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實學術🦛,發展社會事業🤼♀️💞,轉移末世風俗”的主旨精神,以“爭鳴學問👨🏽🚀、探索知識”為目的👩🏽🦲,助力馬院研究生拓展學生視野,增進理論素養,探索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同中國社會現實問題關註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提升理論素養🎐,拓展研究視野。